江蘇筑原榮獲紫金獎.銀獎作品 | 第三幼兒園——住宅架空層遐想
閱讀次數:4482 次 發布時間:2020-03-23 14:56:46'
2019第六屆“紫金獎·建筑及環境設計大賽”
銀獎作品(職業組)
第三幼兒園——住宅架空層遐想
近日,江蘇筑原榮獲紫金獎.銀獎的方案設計團隊,帶著他們的獲獎作品《第三幼兒園——住宅架空層遐想》一起,參加了建筑創意空間的邀約訪談。比賽雖已落下帷幕,優秀獲獎作品仍將留給我們更多的思考空間。接下來,讓我們細細解讀這個設計精巧的獲獎作品。
01
—— 作品簡介 ——
作品編號:B119-000400
參賽組別:職業組
作品名稱:第三幼兒園——住宅架空層遐想
主創:周曉陽、潘俊花、甘永年
團隊成員:王波、賈江南、王斌、錢夢瑤、曹文鑫
設計機構:江蘇筑原建筑設計有限公司
獲獎情況:紫金獎銀獎、江蘇省優秀工程設計獎二等獎、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獎二等獎、優秀作品獎(職業組)一等獎、江蘇省城鄉建設系統優秀設計獎一等獎
【綜合評審答辯現場】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02
—— 作品回顧 ——
【問題提出】
對于孩子們來說,童年的第一所幼兒園是家庭,第二所幼兒園是學校。但兩點一線的生活,卻也抹殺了孩子們自由探索的天性。環境育人,空間育人。我們希望為孩子們創造第三所幼兒園,它能最大限度的支持兒童通過直接感知、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,來滿足探索的天性。
我們走訪了許多地方,尋求一處兼具上述功能的場所。住宅小區的架空層進入了我們的視線,這個本該為業主提供休閑的地方,卻被分割成多個“私人空間”,用于堆放雜物。嬉鬧玩耍的孩子不見了,隨意停放的自行車成了“司空見慣”。架空層是小區內的特別景觀點,關注度較高。它位于住宅底層,易于聚集人群。作為典型的灰空間,它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交流和游玩活動的安全性。忽然間我們覺得,就應該把這里(架空層)改造成屬于孩子們的樂園。
![]()
▲住宅架空層現狀照片
【設計策略】
我們把架空層劃分為兩層,既能適合兒童的尺度,亦能獲得更多使用空間。將劃分層打斷并在不同的區域設置高差,以不同的起伏效果,增加空間的游樂性。新的架空層由八個部分組成,構架的形式是一個充滿架空層的大臺階。預制的龍骨呈對稱分布,統一尺寸的踏板構件具有多種堆疊方式以節省空間,顏色的隨機性讓孩子們具有更多的選擇。我們采用拆卸組裝式構架,使用者可以自由決定踏板的位置,這使得他們可以到達構架的任何地方進行“探險”。每一位使用者都會在構架上留下自己的“足跡”,之后的使用者會打破這些“足跡”并留下自己的“足跡”,隨著越來越多的“探險”活動,使用者們會讓構架呈現出不斷更新的空間隨機美。
我們希望這所構筑物能成為孩子們的第三所幼兒園,讓他們在游戲中實現與人互動、與環境互動。同時,我們也希望它能成為一個全新的社交空間,承載起鄰里情長。
【設計表達】
![]()
03
—— 選手訪談 ——
Q:為什么會選擇兒童作為設計關注的人群?
甘永年:我是一個六歲孩子的父親,我們團隊大多數成員也都有著差不多年紀的孩子,所以我們的目光會更多的聚焦在兒童身上。美國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,兒童自主性的培養是探索能力的開端,是好奇心的開始。他們能夠通過自身行動進行探索式學習,發現式學習。但是,走訪調研時我們發現,我們的身邊正缺乏這種供兒童自主探索的場所。環境育人,空間育人。我們希望創造一個真實的空間,它能最大限度的支持兒童通過直接感知、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,來滿足探索的天性,這就是我們的設計--第三幼兒園。
![]()
Q:關于設計的安全性,有哪些方面的考慮?
周曉陽:首先,從選址上講,我們將第三幼兒園設計在住宅架空層。除了考慮到它的便捷性,更重要的是它能保障交流和游玩活動的安全。從結構上講,布滿架空層的龍骨,通過與剪力墻的結合以及豎向桿件的支撐。構架的承載力能同時支撐成人及兒童的活動,滿足了幼齡兒童的家長陪護需求。從構件處理上講,龍骨、踏板使用軟性材質,邊角設計成弧形,防止兒童碰摔。根據兒童體型嚴格控制龍骨的間隔及踏板尺寸,避免孩子發生墜落。
潘俊花: 踏板的搭建過程會激勵孩子們的團隊合作,他們會更加注意自身與同伴的安全。玩耍的過程還會吸引鄰居長輩的觀賞,加強了鄰里關系的同時,也為安全性提供了一層保障。我們的設計在充分考慮安全性的前提下,最大限度的開發了孩子探索和游樂的天性。
![]()
![]()
Q:可以詳細介紹下搭建的“材料”—踏板嗎?這種搭建是否完全由小朋友自我搭建?
王波: 用于搭建的單元材料—踏板,是由復合木板制成,兼具綠色環保性與經濟性,便于后期推廣。踏板的尺寸是48厘米乘28厘米,一塊踏板相當于兩個籃球的重量,孩子們可以輕松運輸。踏板具有多種堆疊方式以節省空間,顏色的隨機性讓孩子們具有更多的選擇。
賈江南: 構筑物的龍骨由工廠預制,共76種尺寸,然后在現場進行組裝。龍骨上預留的孔洞用于搭建踏板。孩子們可以自由決定踏板的位置,從而到達構架上的任何地方進行“探險”。在探險活動中,他們不僅能獲得成功的喜悅,同時也是空間隨機美的締造者。孩子們還可以通過分工,一起尋找踏板、運輸踏板和組裝踏板。在這樣的搭建過程中,孩子們會體驗到團隊合作的樂趣。除了團隊合作,也可以是親子互動或者鄰里之間的互動。
![]()
Q:原底層架空的設計有利于小區花園的整體性和視線的貫通,新設計對此是如何考慮的?對于不同人群的使用方面,有何考慮?
王斌: 在我們的前期調研中,架空層的現狀和我們理想中的底層架空設計相差較遠,它成了居民堆放雜物、停放非機動車的消極空間。我們的設計尊重架空層的原始結構,通透的木構架與墻體結合,讓原本呆板的空間獲得活力。構架的起伏錯落讓使用者具有更多的觀察點,也為視線的貫通提供了更豐富的角度。下層的空間在延續了小區整體性的同時,也為架空層增添了更多的趣味。
曹文鑫:一個精心設計的公共空間是能夠讓人駐足、停留且感到有趣的。第三幼兒園的設計,充分結合了孩子們需要陪護的特點,讓我們這些大孩子有了聚在一起的理由。我們希望它能成為一個全新的社交空間,承載起鄰里情長。
Q:這次大賽的經歷對于你們有什么意義?
潘俊花: 設計的選題讓我們體會到建筑師的責任。我們團隊成員大多都已為人父母,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更快樂的成長。“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,作為建筑師,我們有責任去確保,即便在這個數字時代,也能有真實的空間讓孩子們自由的玩耍、探索和學習。
錢夢瑤: 這次的設計過程,讓我們對公共空間有了全新的見解,一些日常被忽略的空間也可以設計的非常有趣。構架中6839個踏板位置都經過了我們的仔細推敲,精細化的設計提高了作品的質量和效果,為使用者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適的環境。入圍紫金獎的決賽是專家和社會對我們的肯定,也是對我們的鞭策,使我們更關注我們的家園,思考我們的生活。所以說,這次參賽經歷對于我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。
![]()
【評委點評】
![]()
戴 春
《時代建筑》雜志運營總監、責任編輯
LET’S TALK學術論壇創辦人
架空層是易被忽略的空間類型,設計者不僅將活躍性的功能植入其中,而且還拓展了這
一功能,為兒童教育提供了新思路。作品如果能夠與周邊環境考慮更為自然的接入方式,
甚至考慮部分架構與周邊景觀的協同延展,所暢想的架空層空間將會更好地融入社區。
“紫金獎·建筑及環境設計大賽”簡介
“紫金獎?建筑及環境設計大賽”是“紫金獎”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的重要專題賽事,自2014年起已成功舉辦六屆,累計參賽人次超2.6萬,提交作品5395項。第六屆大賽共收到有效報名 1759 件,提交有效作品 1475 件,共204所院校、237家設計機構、6030余人次參與;作品來自國內 28 個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,此外,美國、英國、西班牙、意大利、日本、韓國等國家也有選手參賽。相比2018年,第六屆大賽有效報名數量增長36.0%,有效作品數量增長44.9%。
第六屆大賽以“宜居家園?美好生活”為主題,旨在圍繞現實生活的宜居性改善,以系統提升城市宜居性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為目標,聚焦城市美好生活,注重人本視角,以提升“家園宜居性”為 切入點,通過“有溫度”“場所感”的設計,改善和提升適用性、宜居性和空間品質,促進全齡友好、人文共享、綠色安全的美好家園建設與共治共享,推動設計服務生活、改變生活、提升生活,讓城市更加宜居美好,更具包容性和文化性,增加老百姓的幸福感、歸屬感和對城市的熱愛。